产业洞察 | 骨科材料市场及创新趋势分析

发表时间:2020-06-10 10:22

骨科材料市场及创新趋势分析


作为医疗健康的朝阳产业,中国骨科产业因人口老龄化、个体期望生命保持活跃状态、肥胖现象持续加剧,以及医保覆盖范围扩大等驱动因素,近年来高速增长势头不减。


一周产业洞察将聚焦生物医用材料相关报道文章,本周开启骨科材料篇,带大家了解骨科产业链上下游,中国骨科材料产业市场及创新趋势分析。


文 | Jacky


01

    新材料会改变创伤骨科吗?   


不锈钢、钛合金、纯钛,钴铬钼合金......谁好?谁坏?如果有一种新材料代替了多有这些机遇金属的材料,骨科界会发生什么变化?有家以色列公司Carbo-fix 貌似正在向全体创伤骨科界发起挑战,基于碳素纤维增强的PEEK材料,由于该材料刚度低,强度好,可用于解决传统接骨板应力遮挡引发的问题。


镍钛合金近年在骨科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,被称为“神奇金属”,它具有形状记忆效应、超弹性、耐疲劳、耐磨损、耐腐蚀、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。

骨科材料在人体骨骼中的应用图示

骨科材料在人体骨骼中的应用图示

镍钛合金

      镍钛合金

医用3D打印的新工艺与新材料是骨科植入制造的技术支撑
医用3D打印的新工艺与新材料是骨科植入制造的技术支撑

  医用3D打印的新工艺与新材料是骨科植入制造的技术支撑


上面说了那么多神奇材料制作而成的骨科产品,它就是人体骨骼及相关软组织的替代、修复、补充及填充的一大类植入物、手术耗材的统称。


骨科植入物:通常是指用于人体骨骼替代、支撑、修补、填充的临床骨科医疗材料,以全部或部分替代关节、骨骼、软骨或肌肉骨骼系统,涉及部位有肩、肘、髋、膝、脊柱等。由于该类型产品价值较高、对人体生命和健康有重要影响,生产使用须严格控制,因此一般归属到高值医用耗材类。



02


   骨科产业链图谱:国内上游企业尚在创新初期


骨科产业链的上游为金属材料和生物材料,中游为各类骨科治疗、植入等器材,下游为医院和患者等终端使用者。

骨科产业链图示

骨科产业链图示





骨科植入耗材对上游材料要求高





骨科植入耗材对上游的材料要求较高,要求必须强度高、生物相容性好、力学相容性的弹性模量与骨接近、有较强的可加工性、抗耐磨、成本不高等。实际上,骨科的发展,是随着材料学的发展而来,从早期的钢铁铜等常见材料的使用,到后来在金属合金、陶瓷、高分子材料甚至可吸收材料等方面的发展。


从产业链来看,上游骨科生物材料的性能优异程度直接影响着植入物的最终性能,对骨科中下游的影响深远。但我国产学研机制衔接尚有欠缺,缺乏成熟的接轨机制,更缺少风险投资的参与,这些因素在制约着生物材料的发展。


骨科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从结构替代到功能替代,再到组织与内脏再生,逐渐发展出了具有生物活性可吸收的生物材料,如人工骨等,向微创及3D打印技术迈进。


总的来看,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制和生产迅速发展,现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,总产值的增长率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发展速度。同时,我国医用生物材料仍处于初创期,以中小创业公司为主,而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高度集中,由强生、美敦力、贝朗等跨国公司控制。





骨科产业链中游:骨科器械





骨科植入物从类型上可分为可分为创伤类、关节类、脊柱类和其他产品。其中,创伤类骨科医疗器械一直是我国骨科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;脊柱类虽然市场规模不如创伤类庞大,但却是增速最快的市场。


创伤、脊柱与关节类植入器械的国内外分布企业列举

创伤、脊柱与关节类植入器械的国内外分布企业列举


03

   市场分析: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   


01

市场规模

目前,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规模逐年增长。这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、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医疗需求不断上涨。在总体环境上,医用高值耗材的行业地位逐渐提升,进口替代成为主要趋势。

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

     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

从上图可以看出,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17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58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17.14%,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骨科植入物市场。未来5年有望继续保持约15%的年复合增速,远超全球3%左右的增长。


02

市场格局


国内市场,一半以上份额倍外资企业占据,在品牌、技术、资金、产品设计、销售渠道等方面占据优势,品牌认知度高,占据三级以上医院等高端市场。包括强生、捷迈邦美、史塞克、美敦力、施乐辉、德国Link等跨国巨头。

骨科企业市场份额

全球Top5骨科企业占据接近70%的市场份额,企业规模大,市场集中度高。国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,行业较分散。最大的骨科企业威高股份骨科收入仅为强生骨科收入的1.9%左右。


03

细分市场情况


骨科市场占比

从上图可以看出,骨科材料细分市场可分为创伤、脊柱和关节材料产品,三者占超85%的市场,其中创伤类产品因技术要求相对较低,发展较为成熟,而脊柱和关节类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。2018年,脊柱类已经超越创伤类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骨科品类,占比达到29.01%。


创伤类植入物市场
创伤类植入物市场

创伤市场:目前已基本实现国产化,也是目前骨科市场唯一被国产厂家主导的市场, 保持较快增长,2018年创伤市场销售规模约为77亿元,2013-2018年的年复合增速为 15.17%。


脊柱植入类耗材市场
脊柱植入类耗材市场


脊柱市场:2018年我国脊柱外科植入物市场规模为73亿元,2013-2018 年复增长率为17.21%。


骨科治疗器械
骨科治疗器械


关节市场:2018年国内关节植入物市场规模为73亿元,2013-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22.41%,是骨科植入物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。预计未来5年有望继续维持超15%的复合增速。


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,技术存在不足,尤其是在高值骨科医疗器械方面,国内企业普遍生产能力不足,通常使用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。但可从以上骨科植入物细分市场可看出,我国骨科植入物细分市场国产化程度,国内骨科行业创伤领域基本上国内厂家已经占主导地位,脊柱和关节正在逐步进口替代进程中,关节市场潜力最大。

材料方面,短期内难有比较大的材料方面的突破,可降解材料、骨修复材料会在部分细分领域有一定需求,但短期爆发的机会不是很大。


04

行业资本化情况


国内骨科上市公司并不是很多,早期港股上市的康辉医疗和创生医疗分别被美敦力和史塞克收购,目前资本市场主要的骨科企业如下表:


骨科材料市场及创新趋势分析


由于我国骨科市场的巨大潜力,近年在一级股权投资领域,骨科项目受到资本的追捧,不少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在骨科赛道出手,投资金额也不断加大,出现不少过亿的融资案例。主要投资领域为脊柱微创、关节和运动医学。其中上海三友已经申报科创板。


骨科材料市场及创新趋势分析


   小结   


Jacky认为,中国骨科产业与国外相比差距颇大,中国骨科产业正面临巨大的机遇,并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及创新趋势:


(1)高增速:总体300亿市场,行业增速超15%

(2)高利润:上市公司利润率水平高,在50%左右

(3)高门槛:技术要求高、专利影响明显;行业创始人学科背景复杂,知识水平高,硕士博士为主;研发支出占比10%-20%;市场推广费用高、渠道建设难度大

(4)低集中度:国内厂家规模普遍不大,行业公司多、散、弱

(5)低渗透率:创伤、脊柱、关节市场渗透率分别为4.9%、1.5%、0.6%,与发达国家差距10-70倍,市场潜力大

(6)政策影响大:高值耗材领域,受两票制、取消加成、医保控费、鼓励国产、按病种收费等政策影响较大,总体上对国产品牌是利好。


参考资料

【1】华夏基石:上市公司发展白皮书系列2医用耗材篇

【2】梧桐树资本PTCG |:未来已来!骨科植入物行业缘何不断受到资本青睐?


广东材料谷

广东材料谷以“建企业之家,筑科技之城”的理念建设4.0园区,打造“孵化器-加速器-企业总部”完整的产业创新生态,满足高成长性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。


广东材料谷怀揣“新材料,中国造”的美好愿景,打造产业标杆,助力企业百年。




公司新闻